新华财经伦敦电 正当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港股配资开户,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中英经贸论坛和中英氢能合作论坛,显示出中英在地区合作、氢能全产业链领域合作的内在需要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英的地区合作和在氢能产业领域的合作能够有所进展的基础是符合世界发展大势。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在日前召开的中英经贸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今年经济增速将继续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中国正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广阔的中国市场将为包括英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中英两国在金融、绿色经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中英持续坚持互惠互利,相互尊重,将造福两国人民。
郑泽光大使的这一说法得到英国商业贸易部负责投资的国务大臣多米尼克·约翰逊的支持。约翰逊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倡导的关于减少保护主义壁垒、鼓励自由贸易和投资以及提高人与人之间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对中英两国经济将带来共同的好处和启发。中国是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为英国企业提供巨大机遇。非常高兴看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也将有更多英国企业投资中国,这显示英中贸易合作持续发展,希望两国工商界共同推动双边贸易与投资关系不断发展。
在氢能合作领域,中英产业链合作也有强大的政策基础,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当前,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途径。在中英氢能合作论坛召开的同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在迪拜开幕,人们期待大会对《巴黎协定》实施情况进行全球盘点,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新的动力。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中英氢能合作论坛恰逢其时,希望论坛为中英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作出独特贡献。”郑泽光大使说。
英国曼彻斯特议会议长贝文·克雷格在致辞中表示,中英两国都在加大能源转型,这为两国在氢能合作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两国的合作将为中英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英国在碳中和方面已经有明确的政策目标,这为包括氢能在内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机遇。
同时,世界产业链能够合作的基础是政策目标的高度契合。郑泽光指出,中英两国在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特别是氢能发展方面的政策目标高度契合。中国是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已发布的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将绿色氢能发展纳入“双碳”政策体系和“十四五”规划。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6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高达20%。氢能也是助力英国实现2050年净零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府发布了《国家氢能战略》等一系列支持氢能发展政策,加大了氢能产业领域的国家投资,出台全球首个国家清洁氢气补贴计划。两国在氢能领域各具优势,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优势互补是全产业链以及地区之间能够合作的微观要求。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良文指出,武汉与曼彻斯特在各自国家都拥有相似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优势。武汉是湖北省会城市,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以及国家重要工业基地,武汉在2005年就开始布局氢能产业,目前已集聚40余家氢能产业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拥有氢气制储运、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电堆、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和整车制造等产业链资源。曼彻斯特市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近年来高度重视绿色氢能发展,2021年发布了首个城市氢能战略,正在积极推进工业脱碳项目(HyNet)、低碳氢能中心、燃料电池创新中心等氢能项目建设。两市氢能产业发展理念契合,各具优势,合作空间广阔。
地区合作、产业合作需要地方政府对政策落实进行细化。为推动武汉与曼彻斯特的地区合作、武汉与曼彻斯特在氢能全产业链领域的合作,龙良文指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交流互访。组织政府、高校代表团互访或开展在线“云”交流,相互举办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增进两市感情,密切双方联系,架起沟通桥梁,推动两市在氢能产业领域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合作。二是深化产业合作。鼓励两市氢能产业链企业互访考察,开展制氢、储氢等方面的技术交流,探讨氢能产业商业化模式和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项目合作。三是共谋科研创新。鼓励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氢能产业领域开展教学、培训及科研合作。
大曼彻斯特地区行政长官Eamonn Boylan在致辞中表示港股配资开户,两场论坛显示出曼彻斯特与中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有不少中资企业扎根曼彻斯特,在医疗健康、科技创新、先进材料、数字经济以及绿色金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该城市实现城市地区经济和社会增长。